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吴院长的金融理财是怎么回事(吴飞:利率下行、刚兑打破 居民投资理财如何应对挑战?)

  • 娱乐
  • 2024-12-16
  • 93
  • 更新:2024-12-16 13:11:59

  8月24日,由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大会——《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3上)》发布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212期)”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围绕发布会发表主旨演讲。

  吴晓求说,“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化的增速,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管理理念的深化,中国社会财富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财富管理是金融活动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当前中国经济碰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只要认真反思、分析出现当前困难的原因,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办法。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市场就会逐步恢复信心。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的中国,在2035年一定能够实现二十大报告中所确定的目标。”“从现在到未来,除了目标设定外重要的是路径的设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财富增加的同时,社会财富结构会向金融化和证券化方向演变,这是迈向发达国家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做好财富管理的基础工作。”

  吴晓求认为,完整的财富管理链条由多方构成:一是财富管理需求。二是财富管理机构。三是基础资产类型、厚度和结构。四是基于透明度的监管。“总的来说,财富管理主要是由这四方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资需求和资产供给,其他都是为需求和供给的效率提供服务。”

  大家知道,恒大的许皮带是9月28日,比吴晓求的这个报告出台要早一个月。我总觉得,许皮带被抓,像是抽了吴晓求一记耳光。

  怎么能这么说呢?

  那要看吴晓求院长的这份报告究竟讲了些什么。

  可能,许多同志看不太懂,我这里自告奋勇,给大家解释一下。解释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

  简单地说,吴晓求的意思是说,要运用金融手段、提供理财产品的方式,要给中国房地产、金融领域或者其他领域的大富豪们“理财”,让他们的“不义之财”变得安全,不会被罚款罚掉,也不会被中国的银行、供应商和投资者追讨回去。当然,如果谁家的“义财”想让吴晓求的金融手段给管理,那当然好,来者不拒。

  吴晓求的这个金融理财,其实并不新鲜,以前的恒大财富、凤凰卫视财富、各种P2P、河南村镇银行等,都是这么回事。只是,这些理财都破产了,其骗局被拆穿了,很多人上当,血本无归、求告无门,应该没有谁再敢鼓吹什么金融理财了。只是吴晓求的胆很大,看准了时机,还敢搞什么“金融理财”。

  为什么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次提出什么“金融理财”呢?因为他的骗局,比以前的恒大财富、P2P、河南村镇银行,要复杂一些,欺骗性要强一些,又切准了买办富豪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切准了许皮带、碧桂园杨氏父女等房地产、金融企业的大买办资本的需求,所以,很有市场的。

  吴晓求的这个金融理财,其实是个连环骗局,共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房地产、金融企业或者其它什么企业,把钱从银行、供应商、投资者手中骗出来,骗到自己手中,当然此时,名义上这些钱还是银行、供应商、投资者的,还不是这些骗子的。第二个环节,是为这些银行、供应商和投资者提供金融理财服务,让这些受骗者购买它们提供的金融产品,当然,这些金融产品的控制权掌握在美国金融资本中国官僚买办资本手中,会包装得非常精美、可信。第三个环节,其实这些所谓的金融产品,本质上无非就是美国式的国债、期货、股票、基金、理财、保险、再保险、信托、再保险、虚拟货币之类,本质上这就是华尔街金融资本回收了巨量的美元,赖掉了对这些美元的信用责任。

  吴晓求的这篇报告,推动的是这个骗局的第二个环节,即让这些买办富豪把自己的钱用来购买吴晓求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吴晓求当然不会说这些金融产品是“肉包子打狗”,他会说这些产品有美国担保、中国什么什么担保、绝对安全、保值增值。

  一旦你用你的资金购买了这类资产,那就是上当,就立即被套牢,你的所谓保值增值的资产,实际上就成了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及;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徒增烦恼。

  吴晓求的这个论坛、沙龙、报告,既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说其生不逢时,是因为,中国正在和以恒大为代表的买办金融资本作斗争,正要限制这个领域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和野蛮增长,当然也要阻止这个领域的金融买办资本通过金融理财的方式,把资金从人民币换成美元,然后到美国购买基金、信托、债券等金融产品,从而转移资产、逃脱中国人民的追讨。吴晓求于此时提出什么“金融理财”的主意,那当然是和中国人民、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对着干,是要破坏中国限制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买办资本、保护中国经济稳定、保护中国人民基本利益的努力,当然会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说其生逢其时,是因为,由于中国人民要限制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买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野蛮增长,那么这些领域买办富豪和买办官僚以前搞到的不义之财,正面临威胁,正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转移。吴晓求提出的“金融理财”法,恰好满足了这些人的需求。

  许皮带为其逃到美国的儿子准备了23亿美元的信托基金,这笔资产在许皮带看来,当然是安全了,中国人民很难追讨回来了,且这笔资产足以让其子几辈子声色犬马吃不完用不尽。不难理解,许皮带的这个操作,其实就是吴晓求的所谓金融理财。

  如许皮带这样像热锅上蚂蚁一样着急、担忧的房地产、金融业或者其他行业的买办富豪和买办官僚,当然相当多,其财富也相当之大,可能是天文数字级的,其财富的安全性,也正面临威胁。

  所以,吴晓求的这个金融财富管理报告,真的是太切中这些买办富豪和买办官僚的需求了,简直是雪中送炭!

  吴晓求真的是关心这些富豪的资产安全吗?其实,吴晓求只关心这些资产的安全,并不关心这些富豪的资产安全。吴晓求的本义,是让这些资产和其主人富豪,割裂开来。

  吴晓求两只眼睛紧盯着这些资产,生怕这些资产被中国人民追讨了去,也深知道这些资产的主人同样担心。所以,吴晓求搞出这么个金融理财,目的在于打着为这些买办富豪管理财富、协助这些富豪转移资产的旗号,让这些富豪购买吴晓求推出的金融产品,顺利将这些财富转移到国外,逃避中国人民的追讨。另一方面,吴晓求打死也不会说的是,当这些买办富豪接受了吴晓求的财富管理方式,购买了吴晓求鼓吹的金融产品之后,马上就上当了,就完全丧失了这些资产,完全把这些资产送给了美国。就是说,这些买办富豪在诈骗中国人民、取得巨额财富之后,经由吴晓求的金融产品理财,又被美国人给骗走了,骗得一干二净。

  如此转移资产,对美国霸权有什么重大好处?当然有重大好处。中国手里有巨量美元外汇,这些美元外汇,当然要从美国购买商品、对美国投资、并购美国企业、开发美国资源。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太正常不过了,但在美国霸权看来,这就对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美元霸权构成了最严重、最直接的威胁。

  鉴于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军事实力也十分强大,且中国国际影响力巨大,再加上美国本身工业萎缩,美国霸权还不敢公开对中国政府赖账。

  如果吴晓求的金融理财产品开发成功、被中国买办富豪大量购买,那么,中国会有巨量的美元外汇,以个人富豪金融理财的形式,购买美国的金融理财、或者变成信托资金,回流到美国的金融市场,被美国成功控制。鉴于这些富豪都是分散的单个的人,没有中国政权为后盾,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根本无法、无力对抗美国金融资本势力,美国就敢于对这些分散的富豪进行赖账。这样,美国就不需要再对中国手里的这巨额的美元外汇履行信用责任了。

  而中国,因为这些买办富豪的这些所谓金融理财,当然要白白流失巨量的外汇。这些外汇,都是中国出卖金融主权、货币主权、市场主权和出售商品换来的!

  中国的买办经济学者,最近一改作风,都变得比较谦虚,都不太发表意见。大约是在观察风向,趋利避害。吴晓求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

  我劝一下中国的买办富豪和买办官僚,你的不义之财,只要购买什么理财产品,非但不意味着你的财富安全了,相反,恰恰意味着你的这些财富被人骗走了。吴晓求,就是这样一个骗局的鼓吹者。

  中国的买办富豪,可能痛恨我这种人,对吴晓求可能非常感激。这叫我说什么好呢?你们愿意颠倒是非,我也没法改变你们。

  我的这些看法和建议,你们愿意相信就相信,不愿意相信,我也没有办法。

  吴院长,收手吧,现在收手还来得及。你那条路,以害人始,以害已终,没有前途,最终会身败名裂。

意见领袖丨吴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最近很多人都觉得理财的“风向有变”:货币基金收益下行,债基出现较大波动,信托也屡见暴雷。市场利率的下行以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密集推出导致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变化给近期的居民理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主要经济体均下调了国内的央行基准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脚步悄悄来临。名义零利率和负利率,通常都是在经济形势很不乐观的时候采取的极端货币政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经济形势不好,收入自然受影响,存到银行的存款利息还是负数(扣除银行收取的管理费之后),收入相当于自动地减少了。

市场基准利率调低同时影响到债券类产品的投资收益。据2019年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对逾3400名最富有投资者调查显示,由于负利率使得几乎所有债券类资产价格呈现非理性上涨,收益率下降,逾60%受访者决定减少债券购买。国内基准利率下行对于居民一直以来青睐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比如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一批货币基金类产品的收益率一路走低,其中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下滑到1.55%左右。

另一方面,近几年密集的金融监管政策不仅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逐渐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投资理财的理念和行为。资管新规执行之前,银行理财和信托固收都是保本的,因为金融机构承担了所有的前端投资风险,这是为什么居民理财中大量配置这些产品的原因。

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产品要求以净值形式体现收益,部分低风险产品甚至由于近期的利率波动产生了阶段性净值下降的现象。比如说,截至6月3日,代销产品“代销季季开1号”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其单位净值也跌破成本价至0.9997元。而6月13日,四川信托爆出产品无法兑付,资金窟窿高达200亿的新闻,更加直观的冲击了人们对于信托刚兑的认知。

这些变化使得传统以取得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作为投资目的广大投资者感到不适,甚至有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阶段性净值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投诉。但这应该是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的常态,投资者越早接受,越早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越好。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从固定收益型转变为净值收益型,其本质是把风险交还给投资者,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理财收益增加;相反,若市场行情不好,则收益减少甚至出现亏损。

总体而言,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变化伴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和监管政策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居民投资者放弃“路径依赖”,重新思考自己熟悉的资产配置的理念和定位,接受新的挑战。以下为居民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做好自己的投资理财提供几点思路。

  1. 居民传统的理财观念需要改变

新形势的变化无疑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传统以来,中国的居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根据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美国嘉信理财(高金-嘉信)2019年发布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研究报告中显示,即便是拥有正式财务规划的中产新富人群的可投资资产配比中,持有银行存款和现金的比例是58%,加上可能存在刚兑的2%固收类债券, 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占到60%。但伴随利率下行和刚兑打破的发展趋势,投资者的意识和风险偏好应该会迎来实质性的改变。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政策的本意是通过压低利率,进一步鼓励市场配置高风险资产。因为高收益、低风险的银行和信托固收产品的刚兑逐步打破,曾经部分扭曲的理财产品终将逐步不复存在,对于居民投资者来说,是时候考虑未来将越来越多的资金将配置于净值型、风险类的资产。

当然,相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低收入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对资产价格的敏感性较弱,他们很难接受通过风险资产配置来提高收入。但是,现实是利率下行的长期存在,低利率货币环境的结果可能对具备风险偏好的人群更加有利。所以,居民投资者如果不能很好调整理财观念,沉迷于怀念历史的高银行存款利率和刚兑的固收信托产品,他们将不得不接受进一步扩大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1. 居民投资者需要考虑资产配置

居民理财应该具备多元化配置的意识,重新思考未来的配置方向和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从理念上认可在低利率的时代资产比存款更重要。随着利率继续下调,资产的价格会升高。按照传统的低风险产品配置理念,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利率越来越低,但直接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物价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可能升高,居民的的实际收入下降。

居民理财的产品配置应该更多元化。对于未来的资产配置方向的考虑有几点:

第一,除了现金类资产,居民也应当对另一类重点配置的资产——房地产加以关注。房地产也许短期内很难回调,但通过房产价格上涨获取资产收益的特征可能会发生变化。在一些人口基数大、具备刚需的地方,房子也是一种重要资产,它的价格也会随着利率下行而升高,但是像过往十年那样,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性也不复存在。配置这类资产的居民应该接受除了房价上涨,同时依靠房产租金收入产生的持续现金流作为收益的一部分,这也是房产在未来的一部分价值。

第二,如果考虑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可适度延长固收产品的投资期限。利率下行的长期趋势的考虑下,通过长期限锁定收益,降低利率下行风险。

第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明显符合国家战略趋势。近几年密集的金融监管政策的推出带着明确的目标,就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推进经济转型”。明白国家战略目标,也就明白近期金融市场的监管的重点。一方面针对结构性存款、信托的从严政策加码。比如说,银保监会窗口指导股份制商业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同时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但另一方面针对股票市场的红利不断释放。比如说,支持中概股回归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规则发布,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申请;最近两天,上交所发布公告修订的编制方案。这些政策的变化都彰显了国家层面对于股票市场的认可,在通过股票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帮助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与此同时,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也会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受益,获得高于市场水平的收益。

“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美股的高歌猛进,一部分的原因来自很多投资机构,在负利率、固定收益类资产荒日益严峻的环境下的孤注一掷,我们不确定会持续多久。但即便是个人投资者,居民也应该适度调高风险偏好,增加权益类产品的配置。

长期以来,中国的居民家庭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相比发达市场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固定收益率下降已成长期趋势,势必会导致居民的配置部分从银行理财等转移至股票等权益性资产。最起码,在出现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债券收益越来越低的时候,拥有较好现金流的蓝筹公司,通过稳定的持股分红,发放股息,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类似于固定收益的现金流产品的投资。

总的来说,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资产将成为居民投资者未来理财的重点方向,我们要摒弃过去的过度配置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传统;迎接刚性兑付打破的大趋势,学会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类产品的净值化;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趋势,适度提高风险偏好,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我们只有学会适应市场环境的转变才能够在未来顺势而为,占据主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