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明代“小云南”(即乌撒卫)地源考
- 文学
- 2024-12-14
- 94
- 更新:2024-12-14 17:29:24
明代“小云南”(即乌撒卫)地源考
风饮龙泉第一山,脱冠饯别两分难!
渔人闹市三江口,六桥烟柳遇神仙,
野马腾郊青草地,铁锁孤舟一只船,
醉饮葡萄沾美酒,四水东流永不还。
(参见《威宁十年》物阜风光好第二页)
这首古诗虽不尽威宁全貌之美,却也勾画出它古朴纯风,青山秀里的诗情画意。
据文献记载:“威宁”,乃于清王朝平定水西土司安坤、乌撒土司安重圣之后得名,其意在于宣扬清王朝之“国威”即“威镇而后安宁:” (参见《清史稿》)
威宁,位于贵州省西部边缘,隶属毕节地区,西南北三而受云南彝良、昭通、鲁甸、会泽和宣威诸县环抱。东北连本省赫章县,东南接水城特区。
威宁分别与云南省的彝良、昭通、鲁甸、会泽、宣威等县市和贵州省的赫章、水城、钟山等县市区接壤,云贵川三省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326国道曾是抗战时期的战略要线,内(四川内江)昆(昆明)铁路、贵(贵阳)昆(昆明)铁路及326国道、102省道公路经过20个乡镇,入滇进川,南下两广,十分便利。
《黔南识略》:威宁先早本名为巴凡兀姑,后为巴的甸,自昔为乌蛮之地。
夏为梁州东南裔、商为荆州西南裔,西州不异,东周为蜀国东南境(《贵州通志、建置志》)、在周时、先后为牂牁国,夜郎国西边莫之地。秦为蜀郡南徼。西汉为犍为郡郁鄢县地,东汉为犍为蜀国中部偏南地。(《贵州通志、建置志》)三国为南昌县,蜀汉置,隶朱提郡,为朱提郡南部中段地。西晋、东晋时期,府自治为平蛮县,怀帝永嘉五年(311年)于故平夷郡县建平夷郡,后避恒温讳郡县并改名平蛮,此时具叫南秦县,得胜坡属秦县地(《贵州通志、疆土志》),宋总部为宁州时,其为汉阳郁鄢二县地。齐不异。梁总部宁州后没于爨氏,其仍为汉阳削鄢二县地。陈总部为西爨蛮时,其昆明国(《大定府志》沿革表二第六册第35页),隋没入爨蛮,荒废为管外。唐以南昌县改为宝州,沿武帝太康元年即改。威宁州自夏至此,府自治为郝州时,其为宝州、府自治为犍州时,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以昆明夷内附地,置羁糜宝州,得胜坡为宝州地,乌蛮豪帅乌些居此。传至阿蒙扩据巴甸,其东西又有芒部。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旧(《贵州通志》,《威宁县志稿》),宋总部夔州路黔州,府自治罗氏鬼国,其名巴凡兀姑,后称巴的甸(《大定府志》第六册第十一卷第15、16、17、18页,《唐书》,《黔记,舆图志》),北宋府自治沿旧,为绍庆府所领诸羁糜州西介外之乌撒部。南宋乌蛮居此隶南诏,乌些之后名折怒者主之,受控南诏(《贵州通志》,《威宁州志》),元、奇渥温。忽必烈始,托欢铁木耳止。府自治为术窝普时,其为乌撤路,得胜坡属乌撤路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乌撒路,府自治为冲普得,其名沿旧。府自治为等处时,十五年(1278年)设其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年)改为军民宣慰司。府自治为隶顺元路安抚司时,二十四年(1287年)升乌撤乌蒙宣慰司领乌撤,闩头(待考)亦溪(今威信),易娘(今彝良),乌蒙(今昭通),閟畔(今东川),芒布(今镇雄),阿晟(今宣威西北),八部,隶云南行省。大德四年(1300年)置隶东川府,后废。顺帝后至元、元年改隶四川行省。元末改乌撒路为乌撤县(《元史、世祖本纪》,《招捕总录,八番顺元》,《黔南识略》)。明,朱元璋(1368)始,由检止。洪武十四年(1381)乌撒诸蛮降,卜实授乌撒土知府,阿哥授沾益土知州,隶云南布政司,由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建其城,府自治为大定城时,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乌撤府,于乌撒心腹地置乌撒卫,于沾益心腹地置所属之,曰乌撤后所,隶云南都司。得胜坡为赵班巡检司,隶云南布政司。永乐十二年 (1414年),卫,所改隶贵州都司。隆庆六年(1572)置乌撒军民府。天启四年(1624年)拨乌撒卫后三所军屯地而归州管辖,遂隶云南。崇祯三年(1630年)建镇以副将时,十六年(1643年)正月改隶四川。得胜坡赵班巡检司隶乌撒军民府。同年同月,府、州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644年)五月升为军民府(《明实录》,《大定府志》,《贵州通志》,《华阳国志》)。清爱新觉罗。福临始,溥仪止。康熙四年(1665年)置大定府,隶贵州布政司,同年以乌撒改置省卫入焉,隶贵州布政司。同年平水西、乌撒,诛宣慰使安坤,土知府安重圣及其弟安重乾:十一月裁乌撤卫,置威宁府,设威宁镇总兵,隶贵州布政司,增修其城。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府为州,与平远、黔西二州,永宁毕节二县,皆属威宁府。雍正八年,(1730年)升大定州为府,降威宁府为州属之,分境至可渡河桥以上。
文献载曰:中华民国,1911年10月10日(《清实录》,《清史稿》,《威宁县志》,《大定府志》,《贵州民族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王燕玉著《贵州省各市县沿革》)在湖北省武昌爆发革命,史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元旦,孙中山新任临时大总统。但不久,全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1927年后,由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所统治。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1月),府自治改曰大定县。二十四年(1935年)严持强任威宁县长,民国三十年(1941)析置纳雍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析置赫章县。同年一月改得胜坡分县隶威宁县(《中国历代年表》简本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部份。社会主义社会部份。)
云南考察记
明朝平定中原后,占据西南边陲云南的元宗室梁王还在与明朝对抗。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征调征南大军30万,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北路军由四川南下,从永宁(四川叙永县)直趋乌撒(时为云南镇雄县);东路,由傅友德率主力从湖广西进,经辰沅(今沅陵、芷江)入晋定(今安顺)进逼曲靖。洪武十五年正月。明军占领昆明后,滇中大震,各州县官吏皆向明军投降。不久,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洪武十五年二月,明政府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然而,云南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势力十分强大,反抗甚为激烈。多次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傅友德等率军东征西讨,仍不能控制云南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不得不调整对云南的统治政策。除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民族分布情况,确定不同的统治形式外,还确定在云南实行重兵驻守、大军留镇、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云南的社会安定。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留沐英率九万大军留镇云南。这是明初第一批徙驻云南的军户。
征南大军班师后,虽有沐英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却遭遇重重困难。首先是各民族的叛乱此起彼伏,迫使沐英连年疲于奔命,边患不息。其次,由于“兵多民少,粮饷不给”,也严重困扰着留守大军。对此明政府再次调整对云南的镇戍方略:“征兵入助,以图边疆稳定,云南奠安。”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自洪武二十年八月至二十一年六月,明王朝连续11次大规模调军往云南屯田,除其中4次没有确切人数外,其余7次累计为206560人。至洪武二十一年,征调入云南的军人当有30余万人。
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
乌撒卫是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城所在地。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治所即在乌撒,其辖地为今贵州省之威宁、赫章及云南省昭通、鲁甸、彝良等县。明洪武十四年置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指挥使司,十六年,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二年,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清康熙五年九月,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1942年析威宁县为威宁、赫章两县。1955年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古代,威宁虽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自秦汉以来即有不少汉人流入该地。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元政府派军士于乌撒屯田,因军士多有逃亡,于大德元年(1297年)又从湖广调兵充实屯戍,这些征战和屯戍的士兵多为汉人。因此明朝以前,乌撒等地即有大量汉人居留。
明洪武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辖左右前后中五所,其辖域为今乌撒、赫章及云南的宣威(乌撒卫后所)等地。按明朝的卫所建置,每卫驻军5600人,每千户所驻军1120人。其时乌撒卫及其所属五所驻军最少为11200人。而当时的乌撒卫为从北面进出云南之交通要道,且当地之土司时有谋叛,因而明政府除按常规置卫所军外,还于该地留重兵驻守。其驻军数目绝非万余人。洪武二十年十一月,明政府调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统兵12万进军云南,由于途中受阻,遂滞留于赫章、乌撒、毕节一带。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明政府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十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十七人及乌撒卫军士五千三百余人。”于是陈桓等率军自永宁抵达毕节,驻军屯田,为长远之计。就这样,这支近13万人的大军便在乌撒、毕节一带长期屯扎下来。
由于乌撒卫地理位置之重要和驻军数量之多,因而明政府在此进行大规模屯田,实行屯戍兼顾,以屯养军。据《威宁县志》载:“明代乌撒屯田,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傅友德长子傅正文为屯田长,屯垦于北屯一带;王绳武任屯田官,屯垦于大桥一带,并开辟周围七屯;陈云光屯垦于南屯一带;费诗屯垦于二屯一带;戴光充任屯田千户,屯垦于六洞桥至白家嘴;管成任百户,屯垦于乌木屯;缪铨屯垦于北关至下坝一带;徐德明屯垦赫章一带;夏文屯于北屯、石鸡屯一带;管象屯于水草屯、张旺屯一带;刘华屯于河桥、野马川一带。”“洪武二十八年,沐春奏准将乌撒与沾益争而不决之地划为乌撒卫官军屯种,任王镇疆为屯田副使,开四十八屯。另一方面,流民入境,络绎不绝,布满村落,不下数万。”
因此,明朝洪武中期,乌撒等地已有大量汉族军人,且有12万军人不属卫所建置,嗣后必将大量外调。
明朝战略转移——由云贵迁山东、浙江、福建
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浙江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浙江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浙江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
从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
来自山西的信息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是闻名遐迩的明代移民遗址。数百年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在我国一些地区广为流传,据洪洞县史志部门于1982年至2003年征集的家谱、碑文及口碑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如今,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分布于全国18个省,近500个县(市),共有姓氏800余个,可见其移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民国六年编著的《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定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可惜寺及古槐早为汾水冲毁。1914年当地士民于大槐树旧址重建了碑亭、茶室和牌坊,1984年又建了门楼和围墙,并修建了祭祖堂,供四方来客寻根拜祖。
据《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有政府统一组织的从山西向外大规模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而洪洞大槐树当为从山西向外移民的集散地,然而这些移民的去向大多是定向的。其中,迁至安徽的2次(屯凤阳),迁至北平及周边地区的7次(实北平),发往塞北筑城和迁往上林苑监牧养栽种的各1次,迁往河北、河南及山东西部的5次,其余2次为从山西征丁屯田等。
上述明初山西向各地移民,虽有发往山东的记载,但只是鲁西的东昌府、临清等地,没有移民山东东部登、莱州的记载,相反却有从登、莱二州向山东西部的东昌府移民的记载。因而从山西大规模向属于莱州府的即墨县移民是缺乏根据的。另外,有人认为“小云南”是指山西省的云州以南地区,这应是牵强附会之说。因为一是据山西省史志部门称在山西当地无“小云南”之称;二是山西云州和乌撒卫、毕节等地也挂不上钩,因而不足信。
即墨移民主流来自云南
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1985年新编《即墨县地名志》载: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据1990年版《崂山县志》载:属今崂山区四个街道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明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其中有的其始祖先由云南徙居即墨某地,其后人再分居各村。今城阳区的八个街道,明朝时为即墨的里仁乡、仁化乡、福海乡三乡属地,其所辖230个村庄,约有176个村庄是明朝由外地移民来建村的,其中明初由云南移民来此建村88个。
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沙(撒)卫。金口镇南阡、古阡村之《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两者应来自一地,乐歌屯、乐古屯应为口传之差异。这些军户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明政府置鳌山卫时由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如今即墨市通济街道张家西城、窑头,城阳区的小寨子,市南区浮山所等村的张姓,他们的始祖就是于洪武二十一年从云南乌沙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现居城阳街道的牛氏其先祖亦是从云南驻军调任鳌山卫指挥佥事的。
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如牛齐埠《董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威宁州的治所即乌撒城。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李姓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据店集镇青山西村《邵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十五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当然这些由云南迁来的军户其祖籍并非云南,大多数应是江浙、安徽一带,当年曾随傅友德等远征云南,再由云南迁来即墨。
明初,即墨移民除其主流来自云南外,也有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北京、山西等省市的,还有从本省济南、青州、莱阳、栖霞等地移居即墨的,但均属零星的移民。他们当中大多是由外地来即墨为官定居的。如鳌山卫的卢、顾、朱、高、焦等均来鳌山卫任指挥,其后人即定居于此。通济街道庄头《孙氏族谱》称:“其祖原居济南历山顶,于明初以广文仕即墨,”遂定居于此。另外,据各姓族谱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其始祖来自山西蒲州。华山镇梁家疃《田氏族谱》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
即墨曾向河北移民
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人口为126800人,至永乐十年(1412年)即墨人口为121400人。而即墨不少居民的族谱记载,其始祖是永乐初年徙居即墨的。然而在20年中,即墨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5400余人,其原因是即墨于永乐初年曾向外地移民。
1992年出版的河北省《吴桥县志》记载:1985年该县有451个自然村,据各村居民族谱记载:有253个村是于明朝永乐初年由即墨移民该县建立的。即墨移民建村占全县总村数的56%。河北南部靠山东省的南皮县,1986年仅有299个自然村,其中永乐二年应诏由山东省即墨县移民来此建村的就有9批,共建55个村,其村名即在移民批次前加姓氏称“李六拨”、“邢八拨”、“朱八拨”等。另据《吴桥县志》载:今河北省东光县系由吴桥县析治;1964年还将该县150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的宁津县和陵县。因而明初由即墨移民来河北的数量远不止上述记载之数。
明永乐年间为什么会从即墨县向河北及山东西部移民呢?这需从“靖南之役”说起。从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同其侄子朱允炆为争帝位双方军队大战了3年,史称“靖难之役”,双方军队在山东西部及河北南部一带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当地居民除在战争中死亡外,大部逃亡。因而史载:“淮以北鞠为茂草”,成为无人区。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即千方百计召募流民复业。据《明太宗世录》载:永乐元年十一月,明成祖对户部大臣说,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在这种大背景下,明政府便从各地大量向北平、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广人稀的地区移民。
之所以从即墨向外移民,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洪武、永乐年间大量军户涌入即墨,开始实行军屯,按规定军户每丁拨给土地50亩。这样在即墨的鳌山卫、雄崖所周围等局部地区便成了地少人多的狭乡,不得不向外移民,以腾出土地分给军户。如河北省吴桥县城西梁庄《梁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梁大广由山东省即墨县鳌山围(卫)迁此定居。另外有的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即墨的水务街、洼子沟常庄、千王屯、八头张、大王庄、董家泊、大槐树庄等村庄,而这些村名在明、清即墨地方志中即不存在,这说明原居民迁走后,村名亦随之消失。第二个原因是:“靖难之役”主战场在山东西部、河北一带,即墨偏处一隅,相对比较安定,因而有不少逃避战乱的“流民”流入即墨。战争结束后,明政府号召这些流民到因战争造成无人区的地方垦荒种田,于是他们变成批的移向吴桥、南皮等地,。所以他们的诸多族谱皆称“应诏”迁徙。
《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
作者 孙鹏 作者单位:青岛即墨市史志办公室
公元9世纪至公元16世纪中期,在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由于连年战乱和灾荒,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的即墨县(含今日之青岛市内四区及崂山、城阳二区及即墨市)亦不例外。元朝规定“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元世祖至元二年(1281年)即墨县建制一度被废除,这说明当时即墨县连下县的资格都不具备了。一直到元至正十二年前才重新恢复县制。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其原则是由地少人多的狭乡移民于地广人稀的宽乡,同时采取屯田政策,让军户垦荒种田,以供给军需。这些措施的实施,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移民大潮。在这个移民大潮中即墨迎来了大量外地移民,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居民已达13480户126800人,呈现出繁荣景象。明万历时即墨知县许铤对此赞叹曰:即墨县“国初,室庐相望,差赋咸轻,百姓有鱼盐之利,无追呼之扰,以故邑号治安。”嗣后的永乐年间,仍有大量军民移居即墨,这些移民成为即墨人口的主体。
对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居即墨的人口是从何处而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从云南移来的,从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诸多族谱有明确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沙卫或来自小云南等。另一种说法是大多数移民来自山西,其理由是《明史》中大量记载了从山西向外移民的史实,且举民间流传的歌谣为证:“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处。”持此说法的认为明初云南系少数民族聚居之处,汉族人很少,不具备向外地移民的条件。
对此,笔者经过多方考察,初成拙见,简述如下。
一、云南考察记
云南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明初为何有大量汉人内迁?乌撒卫是何时建置的,为什么许多即墨人说始祖来自乌撒卫?小云南到底是指哪里?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云南之行。通过走访云南史志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明朝初年大量汉族军民徙居云南 明朝平定中原后,占据西南边陲云南的元宗室梁王还在与明朝对抗。洪武初年,明朝先后五次遣使前往云南劝降,均遭失败,朱元璋只得以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朱元璋下令诸将简练将士,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人,准备南征。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先至湖广,沿途招引地方军伍,使征南大军人数达到了30万。九月,征南大军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北路,傅友德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率兵5万由四川南下,从永宁(四川叙永县)直趋乌撒(时为云南镇雄县);东路,由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主力从湖广西进,经辰沅(今沅陵、芷江)入晋定(今安顺)进逼曲靖。梁王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锐10万进驻曲靖,企图阻挡西进之明军,十二月明军主力攻下曲靖,生擒达里麻,奠定了攻取云南的基础。此时,明军再分兵两路:一路在傅友德亲自率领下向东北迂回,援助郭英等之北路军,两军会合攻下乌撒。于是东川、乌蒙、芒部等诸部皆望风降附。滇东及滇东北地区被平定。另一路由蓝玉、沐英率领直取云南腹地,洪武十五年正月抵达昆明近郊,梁王自杀身亡。明军占领昆明后,滇中大震,各州县官吏皆向明军投降。不久,沐英南下临安,西进大理,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洪武十五年二月,明政府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置五十余府,下辖州、县,要将中原普遍实行的府、州、县的流官制度全面推行于云南。然而,云南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势力十分强大,反抗甚为激烈,多次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傅友德等率军东征西讨,仍不能控制云南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不得不调征对云南的统治政策。除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民族分布情况,确定不同的统治形式外,还确定在云南实行重兵驻守、大军留镇、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云南的社会安定。洪武十六年(1383年)末,朱元璋在下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的同时,又专给沐英发了诏书曰:“云南虽平,而诸蛮之心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向善为患。尔其留镇之,扶绥平定,尚召尔还。”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沐英仍率九万大军留镇云南。这是明初第一批徙驻云南的军户。
征南大军班师后,虽有沐英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却遭遇重重困难。首先是各民族的叛乱此起彼伏,迫使沐英连年疲于奔命,边患不息。其次,由于“兵多民少,粮饷不给”,也严重困扰着留守大军。对此明政府再次调整对云南的镇戍方略:“征兵入助,以图边疆稳定,云南奠安。”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自洪武二十年八月至二十一年六月,明王朝连续11次大规模调军往云南屯田,除其中4次没有确切人数外,其余7次累计为206560人。综上所述,至洪武二十一年,征调入云南的军人当有30余万人。明朝各地驻军虽由都司编造军户图籍,上报兵部,但由于这是军事机密,因而诸多文献缺乏详细记载。但据张紞《云南机务抄黄》称:洪武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朱元璋曾敕平西侯沐英曰:“将云南布政司管辖百姓五万九千有零户,八万六千有零丁,除当马站、急递铺口使了的,余外的见一户要一丁,自备枪刀,跟大军下营征白夷。”这里所说的五万余户,绝不是当时云南的总户数,而是特指的进入云南屯田的汉人。至明万历年间,驻军情况已不再像明朝初年那样保密,因而万历版《云南通志》记载:万历年间“云南都司实有军官1506人,马步旗军27838人,屯军34591人,舍丁18386人,军余254611人,总计336932人”。此时所有军官、正军、军余都自立门户,因而实际上是33万户,如按每户4口人计算,云南都司辖属的汉族人口应有130余万之多。
综上所述,明朝初年,进驻云南的汉族人口,特别是军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具备了向外移民的条件。
关于乌撒卫 乌撒卫是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城所在地。威宁县域古代为西南夷,战国时为大夜郎西部莫国属地,秦代属于象郡。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治所即在乌撒,其辖地为今贵州省之威宁、赫章及云南省昭通、鲁甸、彝良等县。明洪武十四年置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指挥使司,十六年,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二年,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清康熙五年九月,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民国二年为威宁州之乌宁县。1942年析威宁县为威宁、赫章两县。1955年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古代,威宁虽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自秦汉以来即有不少汉人流入该地。如西汉武帝时曾先后五次派军队进入西南夷,或平叛,或修路,与此同时,汉武帝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招募大批豪民带领依附于他们的农民到西南夷屯垦。新莽时期,为征服西南少数民族的反莽斗争,先后三次派军队进行镇压,征发兵员多达20余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西南流落寄寓了大量汉人。唐太宗九年(750年),南诏阁逻凤叛,夺取益州,唐王朝先后九次派兵镇压,路过芒部、乌撒诸境,前后丧失军队20余万人,除战死者外,大部分留居乌撒等地。元朝宝佑三年(1255年),兀良合台进军黔西北,十万大军仅存三万,余多逃亡留居于当地。至元二十七年,元政府派军士于乌撒屯田,因军士多有逃亡,于大德元年(1297年)又从湖广调兵充实屯戍,这些征战和屯戍的士兵多为汉人。由此可知明朝以前,乌撒等地即有大量汉人居留。
明洪武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辖左右前后中五所,其辖域为今乌撒、赫章及云南的宣威(乌撒卫后所)等地。按明朝的卫所建置,每卫驻军5600人,每千户所驻军1120人。其时乌撒卫及其所属五所驻军最少为11200人。而当时的乌撒卫为从北面进出云南之交通要道,且当地之土司时有谋叛,因而明政府除按常规置卫所军外,还于该地留重兵驻守。其驻军数目绝非万余人。洪武二十年十一月,明政府调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统兵12万进军云南,由于途中受阻,遂滞留于赫章、乌撒、毕节一带。明政府为确保内陆与云南间普定路的畅通,正好需有大军在毕节等地立营戍守,加之云南军供不足,因而同意陈桓所率大军驻扎川滇黔交界处的毕节、禄肇等地屯田待命。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明政府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十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十七人及乌撒卫军士五千三百余人。”于是陈桓等率军自永宁抵达毕节,于交通干线上“度地里远近,夹道树栅为营,每营军二万。刊其道旁林菶,有水田处分布耕种,为长远之计。”就这样,这支近13万人的大军便在毕节一带长期屯扎下来。
由于乌撒卫地理位置之重要和驻军数量之多,因而明政府在此进行大规模屯田,实行屯戍兼顾,以屯养军。据《威宁县志》载:“明代乌撒屯田,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傅友德长子傅正文为屯田长,屯垦于北屯一带;王绳武任屯田官,屯垦于大桥一带,并开辟周围七屯;陈云光屯垦于南屯一带;费诗屯垦于二屯一带;戴光充任屯田千户,屯垦于六洞桥至白家嘴;管成任百户,屯垦于乌木屯;缪铨屯垦于北关至下坝一带;徐德明屯垦赫章一带;夏文屯于北屯、石鸡屯一带;管象屯于水草屯、张旺屯一带;刘华屯于河桥、野马川一带。”“洪武二十八年,沐春奏准将乌撒与沾益争而不决之地划为乌撒卫官军屯种,任王镇疆为屯田副使,开四十八屯。另一方面,流民入境,络绎不绝,布满村落,不下数万。”因此,明朝洪武中期,乌撒等地已有大量汉族军人,且有12万人不属卫所建置,系短期驻扎,嗣后必将大量外调。
关于“小云南” 即墨居民不少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小云南”,如即墨华山镇万华埠村《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由小云南毕阳县(当系今贵州之毕节)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张氏《承远堂谱》载:“吾祖小云南乌撒卫千户,洪武二十一年带职迁鳌山卫。”另外山东其他地区的许多移民也有自称始祖来自“小云南”的。如台湾作家李敖在《李敖自传》中称其“祖宗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自小云南乌撒卫迁至山东潍县。”以上这些说明“小云南”和乌撒卫、毕节等地方有密切的关联。清代曾任登州府教授的即墨人张希贤著《乌撒考》载:“乌撒偕毕节、芒部、镇雄、乌蒙诸地,俚称小云南,盖因其地处云关之南也。”云关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其南之赫章、威宁、宣威等县,大部是明代乌撒卫所辖之地。因这里地处滇、贵、川三省交界处,隶属关系变更频仍,有时军事和民政分隶不同省管辖,因而当地人自称这一带地区为“小云南”。有人认为“小云南”是指山西省的云州以南地区,这应是牵强附会之说。因为一是在山西当地无“小云南”之称;二是和乌撒卫、毕节等地挂不上钩,因而不足信。
二、来自山西的信息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处是闻名遐迩的明代移民遗址。数百年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在我国一些地区广为流传,据洪洞县史志部门于1982年至2003年征集的家谱、碑文及口碑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如今,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分布于全国18个省,近500个县(市),共有姓氏800余个,可见其移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民国六年编著的《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定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可惜寺及古槐早为汾水冲毁。1914年当地士民于大槐树旧址重建了碑亭、茶室和牌坊,1984年又建了门楼和围墙,并修建了祭祖堂,供四方来客寻根拜祖。如今的大槐树已是第三代古槐,但仍枝茂叶繁,茁壮生长。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子来这里寻根问祖,聆听当地民众述说早年移民的种种传说,感受思乡之情。
据《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有政府统一组织的从山西向外大规模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而洪洞大槐树当为从山西向外移民的集散地,然而这些移民的去向大多是定向的。他们的去向主要为今安徽、河南、河北、北京及山东省西部等地。现分述如下:
1.洪武六年(1373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
2.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
3.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
4.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实录》)
5.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东昌、广平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
6.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正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正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明太祖实录》)
7.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实录》)、
8.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明太祖实录》)
9.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
10.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史》)
11.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
12.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13.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14.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明太宗实录》)
15.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明太宗实录》)
16.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明太宗实录》)
嘉靖《隆庆志》载:“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17.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明太宗实录》)
18.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
上述说明,明初山西虽向各地大规模移民,而这些移民都是政府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其去向是固定的。虽有移民山东的记载,但只是鲁西的东昌府等地,没有移民山东东部登、莱州的记载,相反却有从登、莱二州向山东西部的东昌府移民的记载。因而从山西大规模向属于莱州府的即墨县移民是缺乏根据的。
三、即墨移民主流来自云南
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据1990年版《崂山县志》载:属今崂山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明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其中有的其始祖先由云南徙居即墨某地,其后人再分居各村。如中韩街道办事处张村王氏,其先祖于永乐年间先由云南徙居今即墨市龙山街道办事处之葛村,其后人一支于明万历年间迁居张村、南张村等处建村。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北龙口的胡氏,其始祖于洪武年间移居青州,永乐年间又由青州移民今城阳区之流亭,其另一支则移居北龙口。今城阳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明朝时为即墨的里仁乡、仁化乡、福海乡三乡属地,其所辖230个村庄,约有176个村庄是明朝由外地移民来建村的,其中明初由云南移民来此建村88个。今城阳街道办事处所辖34个村,有28个是明朝移民迁建的,占全街道办事处村数的87%。
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沙(撒)卫。金口镇南阡、古阡村之《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两者应来自一地,乐歌屯、乐古屯应为口传之差异。四舍村《武氏族谱》载:其始祖来自云南乌撒卫银子桥。这些军户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明政府置鳌山卫时由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如今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窑头,城阳区的小寨子,市南区浮山所等村的张姓,他们的始祖就是于洪武二十一年从云南乌沙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现居城阳街道办事处的牛氏其先祖亦是从云南驻军调任鳌山卫指挥佥事的。
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如牛齐埠《董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威宁州的治所即乌撒城。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李姓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据店集镇青山西村《邵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十五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当然这些由云南迁来的军户其祖籍并非云南,大多数应是江浙、安徽一带,当年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又随傅友德等远征云南,再由云南迁来即墨。而修族谱的时间大多为明末清初,距其始祖迁来即墨已近300年,因而只能凭借几代人的口头相传,称其始祖来自云南,对其原籍及居云南的具体地点则未能详尽。
明初,即墨移民除其主流来自云南外,也有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北京、山西等省市的,还有从本省济南、青州、莱阳、栖霞等地移居即墨的,但均属零星的或小股的移民。他们当中一是由外地来即墨为官定居的。如鳌山卫的卢、顾、朱、高、焦等均来鳌山卫任指挥,其后人即定居于此。前东城《林氏族谱》载:“永乐二年,林氏祖先奉旨从福建迁居此地。”华山镇埠后村《姚氏族谱》载:“姚氏本系江南江宁府深沟疃人,始祖随明成祖建有军功,授鳌山卫指挥使,至四世居埠后。”通济街道办事处庄头、北龙湾、郭庄及普东镇孙唐庄等村的《孙氏族谱》称:其始祖为济南历山顶人,明初以广文仕即墨,其后人随定居即墨。”二是逃难来即墨的。如三里庄《李氏族谱》载:明洪武时,籍异宗别的三家李姓因避难来即墨定居,称三李庄,后演变为三里庄。另外,据各姓族谱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其始祖来自山西蒲州。华山镇梁家疃《田氏族谱》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事实证明,明初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今贵州、云南交界一带),其中大多为军事移民。
四、即墨曾向河北移民
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人口为126800人,至永乐十年(1412年)即墨人口为121400人。而即墨不少居民的族谱记载,其始祖是永乐初年徙居即墨的。然而在20年中,即墨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5400余人,这是令人费解的一个谜。
为解开这个谜,笔者近些年查阅了一些新编地方志,终于找到了可信的答案。1992年出版的河北省《吴桥县志》记载:1985年该县有451个自然村,据各村居民族谱记载:有253个村是于明朝永乐初年由即墨移民该县建立的。即墨移民建村占全县总村数的56%。河北南部靠山东省的南皮县,1986年仅有299个自然村,其中永乐二年应诏由山东省即墨县移民来此建村的就有9批,共建55个村,其村名即在移民批次前加姓氏称“李六拨”、“邢八拨”、“朱八拨”等。另据《吴桥县志》载:今河北省东光县系由吴桥县析治;1964年还将该县150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的宁津县和陵县。因而明初由即墨移民来河北的数量远不止上述记载之数。
明永乐年间为什么会从即墨县向河北及山东西部移民呢?这需从“靖南之役”说起。从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同其侄子朱允炆为争帝位双方军队大战了3年,史称“靖难之役”,在这场战争中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江苏等省为主要战场,双方军队在山东西部及河北北部一带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当地居民除在战争中死亡外,大部逃亡。因而史载:“淮以北鞠为茂草”,成为无人区。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即千方百计召募流民复业。据《明太宗世录》载:永乐元年十一月,明成祖对户部大臣说,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同时颁布诏令,各地都不得对逃徙的百姓治罪,并晓谕地方官“以北平、山东、河南累年经兵,缺耕牛,特命……以官牛给之。”在这种大背景下,明政府便从各地大量向北平、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广人稀的地区移民。
至于为什么会从即墨向外移民,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洪武、永乐年间大量军户涌入即墨,开始实行军屯,按规定军户每丁拨给土地50亩。这样在即墨的鳌山卫、雄崖所周围等局部地区便成了地少人多的狭乡,不得不向外移民,以腾出土地分给军户。如河北省吴桥县城西梁庄《梁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梁大广由山东省即墨县鳌山围(卫)迁此定居。另外有的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即墨的水务街、洼子沟常庄、千王屯、八头张、大王庄、董家泊、大槐树庄等村庄,而这些村名在明、清即墨地方志中即不存在,这说明原居民迁走后,村名亦随之消失,新来的移民,则另命村名。第二个原因是:“靖难之役”主战场在山东西部、河北一带,即墨偏处一隅,相对比较安定,因而有不少逃避战乱的“流民”流入即墨。战争结束后,明政府号召这些流民到因战争造成无人区的地方垦荒种田,于是他们便成批地移向吴桥、南皮等地,所以他们的诸多族谱皆称“应诏”迁徙。这也符合永乐初年有关招抚流民复垦的记载。